姓名學-姓氏源流

白虎通記載:【姓名】人所以有姓者何?所以崇恩愛,厚親親,遠禽獸,別婚姻也。故紀世別類,使生相愛,死相哀,同姓不得相娶者,皆為重人倫也。

姓者:生也。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。詩經;蕩曰:「天生烝民」。尚書;堯典曰:「平章百姓」。曲禮:「納女于天子,曰備百姓」。注:「姓之言生也」。說文解字;女部:「姓,人所生也。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,故稱天子。从女,从生,生亦聲」。

春秋傳曰:「天子因生以賜姓」。是秉天氣以生為姓也。詩經;大雅烝民文:「蒸」,詩經作「烝」。毛傳:「烝,眾也」。此與孟子、告子所引同也。史記注引鄭注云:「百姓,群臣之父子兄弟」。周語;富辰曰:「百姓兆民」。注:「百姓,百官也。官有世功,受氏姓也」。舊「姓生也」無「者」字,又「人」下有「所」字。

據御覽刪補:姓所以有百者何?以為古者聖人吹律定姓,以紀其族。人含五常而生,正聲有五,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轉而相雜,五五二十五,轉生四時異氣,殊音悉備,故姓有百也。繹史引是類謀云:「聖人興起,不知其姓,當吹律定聲,以別其姓」。路史注引演孔圖云:「孔子曰:【丘援律而吹陰,得羽之宮】」。

潛夫論;卜列篇云:「古有陰陽、然後有五行,五行各據行氣以生,世遠乃有姓名。是故凡姓之有音也,必隨其本生祖。『大昊木精』,承歲而王,夫其子孫咸當為【角】。『神農火精』,承熒惑而王,夫其子孫咸當為【徵】」。『黃帝土精』,承填星而王,夫其子咸當為【宮】。『少昊金精』,承太白而王,夫其子孫咸當為【商】。『顓頊水精』,承辰而王,夫其子孫咸當為【羽】。雖號百變,音行不易」。

故前漢;京房傳云:「房本姓李,推律自定為京氏」。考京氏所說律法,與鄭氏諸家說異。蓋古有此法,今不可考矣。周禮;瞽矇云:「世奠繫,鼓琴瑟」。注:故書『奠』或為『帝』。杜子春云:「帝讀為定」。惠氏;士奇禮說云:「周語司商協名姓,說者謂司商掌賜族受命之官,非也。司商,樂官也。人始生,吹律合之,定其姓名,故繫世必鼓琴瑟以定焉」。又云:「太史掌同律以合陰陽之聲,陰為柔,陽為剛,陰陽合,剛柔分,鼓瑟鼓琴,以播其音」。易林曰:「剛柔相呼,二姓為家」。此之謂也。

殷之德陽,以【子】為姓,周之德陰,以【姬】為姓。姓有陰陽,出于律呂,不鼓琴瑟,焉能定之?「正聲有五」,舊作「聲有五音」,「轉生四時」下舊作「故百而異也,氣殊音悉備,皆殊百也」。以上乃有關【姓】之源流,雖然艱澀難懂,但至少言明其出處何?

白虎通載;【氏】:『所以有氏者何?所以貴功德,賤伎力。或氏其官,或氏其事,聞其氏即可知其德,所以勉人為善也』。

史記注引鄭駮(ㄅㄛˊ)異議云:「氏者,所以別子孫之所出也」。曲禮疏引干寶周禮注云:「凡言氏者,世其官也」。御覽引風俗通云:春秋左氏傳「官有世功,則有官族」。蓋姓有九,或氏于號,或氏于諡(ㄕˋ),或氏于爵,或氏于國,或氏于官,或氏于字,或氏于居,或氏于事,或氏于職,以號,則唐、虞、夏、殷也。以諡(ㄕˋ),則戴、武、宣、穆也。以爵,王、公、侯、伯也。以國,曹、魯、宋、衛也。以官,司徒、司寇、司空、司城也。以字,伯、仲、叔、季也。以居,城、郭、園、池也。以事,巫、卜、陶、匠也。以職,三烏、五鹿、青牛、白馬也。

案古人氏姓別,後世氏姓通。左傳隱八年傳曰:「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。諸侯以字為氏,因以為族」。然則天子賜姓,若【舜】賜姓媯(ㄍㄨㄟ),【禹】賜姓姒(ㄙˋ),【伯夷】賜姓姜之類也。諸侯不得賜姓,但賜氏者,隱公賜無駭展氏是也。無駭之後,氏雖為展,其姓則仍姬。故史記注引世本謂「言姓則在下也」。故氏同而姓異者可以為昏,若齊之欒氏姓姜,晉之欒氏姓姬,衛之孫氏姓姬,齊之孫氏則出自長孫修之後也。齊姓同而氏異者則不可,故齊之崔與東郭,其氏不同,崔杼(ㄓㄨˋ)欲娶于東郭偃(一ㄢˇ),而偃以君出自丁,臣出自桓(ㄏㄨㄢˊ)為妨也。及後子孫微弱,如欒郤(ㄒ一ˋ)、胥原降在皁(ㄗㄠˋ)隸,則即以祖父之氏為姓,則姓與氏通。故楚語觀射父曰:「民之徹官百,王公之子弟之質,能言能聽,徹其官者,而特賜之姓,以監其官,是為百姓」。是以氏通為姓也。

『或氏王父字者何?所以別諸侯之後,為興滅國,繼絕世也。王者之子稱王子,王者之孫稱王孫,諸侯之子稱公子,公子之子稱公孫,公孫之子,各以其王父字為氏』。

公羊成十五年仲嬰齊除卒傳:「為人後者為之子,則其稱仲何?孫以王父字為氏也」。注:為諸侯子也。顧興滅繼絕,故紀族明所自出。

『故春秋有王子瑕。論語有王孫賈,又有衛公子荊、公孫朝,魯有仲孫、叔孫、季孫,楚有昭、屈、景,齊有高、國、崔。以知其為子孫也』。

王者之後,亦稱王子,兄弟立而皆封也。或曰:王者之孫,亦稱王也。刑德放曰:「堯知命,表稷、契,賜姓子、姬。臯陶典刑,不表姓,言天任德遠刑」。

  • 禹姓姒氏,祖昌意以薏苡生。

  • 殷姓子氏,祖以玄鳥子生也。

  • 周姓姬氏,祖以履大人跡生也。

以上係有關氏之歷史衍變,雖然繁雜但歷史是血脈之延續。

白虎通載;【名】:人必有名何?所以吐情自紀,尊事人者也。論語曰:「名不正則言不順」。管子心術篇云:「名者,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」。荀子正名篇云:「名者,所以期累實也」。說文解字口部:「名,自命也,從口,從夕。夕者,冥也。冥不相見,故以自名」。國語周語:「有不貢則修名」。注:「名,謂尊卑職貢之名」。凡人自稱皆名,故士相見禮、投壺皆云:「某」,是自紀以尊人之義也。論語,見子路篇:三月名之何?天道一時,物有其變,人生三月,目煦(ㄒㄩˇ)亦能咳笑,與人相更答,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。故禮服傳曰:「子生三月,則父名之于祖廟」。

大戴本命注:「三月萬物一成,以萬物閱時而小變,故人亦隨之而變化也」。一說名之于燕寢。名者,幼小卑賤之稱也。質略,故于燕寢。禮內則曰:「子生,君沐浴朝服,夫人亦如之,立于阼階西南,世婦抱子升自西階,君命之,嫡子執其右手,庶子撫其首。君曰『欽有帥』。夫人曰『記有成』。告于四境」。內則云:世子生,則君沐浴朝服,夫人亦如之,皆立于阼階,西鄉,世婦抱子升自西階,君名之乃降。適子庶子見于外寢,撫其首,咳而名之。四境者,所以遏絕萌芽,禁備未然。

故曾子問曰:「世子生三月,以名告于祖禰(ㄇ一ˊ)」。內則記曰:「以名告于山川社稷四境。天子太子,使士負子於南郊」。曾子問記君薨而世子生之禮云:三日,太宰命祝史以名遍告于五祀山川。注:因負子名之喪,于禮畧也。是告于山川社稷,自是變禮,故不待三月即名之,與尋常世子生者異也。若然,天子崩而太子生,應告天地矣。故使士負于南郊告知也。

以桑弧蓬矢六射者,何也?此男子之事也。故先表其事,然後食其祿。必桑弧何?桑者,相逢接之道也。內則云:國君世子生三日,卜士負之,射人以桑弧蓬矢六,射天地四方。注:桑弧蓬矢,本太古也。天地四方,男子所有事也。又射義云:故男子生,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。天地四方者,男子之所有事也。故必先志于有所事,然後敢用穀也(榖:飯食之謂也)。月令:帶以弓韣(ㄕㄨˇ),授以弓矢,于高禖(ㄇㄟˊ)之前。保傅曰:太子生,舉之以禮,使士負之有司齊肅端緌(ㄖㄨㄟˊ),之郊見于天。韓詩內傳曰:太子生,以桑弧蓬矢六,射上下四方。明當有事天地四方也。殷以生日名子何?殷家質,故直以生日名子也。以尚書道殷家太甲、帝乙、武丁也。易乾鑿度云:孔子曰:自成湯至于帝乙。帝乙,湯之玄孫之孫也。此帝乙即湯也。殷錄質,以生日為名,順天性也。玄孫之孫,外絕恩矣,同以乙日生,疏可同名。注:王者之初,一質一文,以變易從初,殷錄相次質也。殷家質,質者法天,甲乙丙丁為名。是殷尚質,直以生日為名也。書君奭(ㄕˋ)篇云:在太甲時,則有若保衡。又云:在祖乙時,則有若巫賢,在武丁時,則有若甘盤。祖乙即酒誥之帝乙。故乾鑿度云:「易之帝乙為成湯,書之帝乙六世王」是也。

于民臣亦得以甲乙生日名子何?不使亦不止也。以尚書道殷臣有巫咸,有祖乙也。何以知諸侯不象王者以生日名子也?以太王名亶(ㄉㄢˇ)甫,王季名歷,此殷之諸侯也。易曰:帝乙,謂成湯。書曰:帝乙,謂六代孫也。

論姓名之【名】;白虎通載:「湯生於夏時,何以用甲乙為名?曰:湯王後乃更變名,子孫法耳。本名履,故論語曰:「予小子履」。履,湯名也」。王侯世本云:湯名天乙,湯王後,定尚質,故以生日為名,為子孫法。三軍篇云:王者受命,質家先伐。然則湯伐桀時,尚未稱王易制,而稱予小子履。殷本紀云:微卒,子報丁立,卒,子報乙立,卒,子報丙立,卒,子主壬立,卒,子主癸立,則湯以前已有以甲乙為名者。蓋湯以前雖間以甲乙為名,未為定制,子孫或未盡然,故湯又名履,即位後乃定為一代之法也。

「不以子丑為名何?曰:甲乙者,榦也。子丑者,枝也。榦者本,本質,故以甲乙為名也。名或兼或單何?示非一也。或聽其聲,以律定其名。或依其事,旁其形。故名或兼或單也」。左氏桓六年傳云:以名生為信,以德命為義,以類命為象,取于物為假,取于父為類。依其事者,若后稷是也。棄之,因名為棄也。史記周本紀云:棄之隘巷,寒冰,後收養之,初欲棄之,因名曰:棄。詩生民云:誕寊之隘巷,牛羊腓字之。誕寊之平林,會伐平林。誕寊之寒冰,鳥覆翼之。是其事也。後以后稷利民,故但稱其官,而不名焉。

旁其形者,孔子首類丘山,故名為丘。史記孔子世家,顏氏女「禱于尼邱,得孔子」。「生而首上圩頂,故因名曰邱,字仲尼」。或旁其名為之字者,聞其名即知其字,聞字即知其名,若名賜字子貢,名鯉字伯魚。禮注云:古者名字相配,是旁其名為之字也。

【不以日月山川為名者,少賤卑己之稱也。臣子當諱,為物示通,故避之也】 曲禮云:名子者不以國,不以日月,不以隱疾,不以山川。左氏桓六年傳云:不以國,不以官,不以山川,不以畜牲,不以器幣。大戴保傅云:然后卜名,上無取于天,下無取于地,中無取于名山通谷,無拂于鄉俗,是故君子名難知而易諱也。少賤卑己之稱,謂有少賤而卑乎己者,不能無賤稱也。

【禮曰:二名不偏諱。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,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也。君前不諱,詩書不諱,臨文不諱,郊廟中不諱】 又曰:君前臣名,父前子名。謂大夫名卿,弟名兄也。明不諱于尊者之前也。太古之世所不諱者何?尚質也。故臣子不言其君父之名。故禮記曰:朝日上質不諱正天名也。人所以十月而生者何?人,天子之也。任天地之數五,故十月而備,乃成人也。繁露云:天之大數畢于十旬,旬天地之間十而畢舉,旬生長之功十而畢成。十者:天數之所止也。是故陽氣以正月始出于地,生育養長于上,至其功必成也,而積十月。人亦十月而生,合于天數也。大戴本命篇云:天一地二人三,三三而九,九九八十一,一主日,日數十,故人十月而生。淮南子云:一月而膏,二月而?三月而胎,四月而肌,五月而筋,六月而骨,七月而成,八月而動,九月而躁,十月而生。繫辭云:天數五,地數五。天地之氣各有五,二五陰陽各有合,然後氣相得施流行也。是天地之數合為十,故人亦十月生也。人生所以泣何?本一幹而分,得氣異息,故泣重離母之義。尚書曰:啓呱呱而泣也。人拜所以自名何?所以立號自紀。禮,拜自後,不自名何?備陰陽也。

論姓名之【字】:人所以有字何?所以冠德明功,敬成人也。故禮士冠經曰:賓北面,字之曰伯某甫。又曰:冠而字之,敬其名也。所以五十乃稱伯仲者,五十知天命,思慮定也。能順四時長幼之序,故以伯仲號之。禮檀弓曰:幼名冠字,五十乃稱伯仲。論語曰:五十而知天命。檀弓疏云:年二十,有為人父之道,朋友等類,不可復呼其名,故冠而加字耳。至五十,耆艾轉尊,又捨其二十字,直以伯仲呼之。群書問答云:誠如孔說,則徒以伯仲,將何以區別人耶?孔子生三日,名之曰丘,至二十,則稱尼甫,至五十,去甫配仲,呼仲尼,豈有捨尼而稱仲者哉!然則孔子生周時,故從周制,故五十乃稱伯仲也。若然,冠禮于二十而冠之時,即云:伯仲叔季,唯其所當者,蓋兼二十後至五十時言之,不必冠時即呼伯仲也。

稱號所以有四何?法四時用事先後,長幼兄弟之象也。故以時長幼號曰伯仲叔季也。伯者,長也。伯者,子最長迫近父也。仲者,中也。叔者,少也。季者,幼也。適長稱伯,伯禽是也。庶長稱孟,魯大夫孟氏是也。婦人十五稱伯仲何?婦人質少變,陰道促找蚤成,十五通乎織紝紡續之事,思慮定,故許嫁,笄而字。故禮經曰:女子十五許嫁,笄。禮之稱字。大戴本命篇:女七月生齒,七歲而毀齒,二七十四,然後其化成。內則:女子十年不出,姆教婉娩聽從,執麻枲(ㄒ一ˇ),治絲繭,織紝組紃(ㄒㄩㄣˊ),學女事以共衣服。故至十五通織紝紡績也。陽舒,故男子十六精通,二十而冠。陰促,故女十四而精通,十五而許嫁也。

婦人姓以配字何?明不娶同姓也。故春秋曰:伯姬歸于宋。姬者,姓也。公羊傳云:仲子者何?桓之母也。注:仲字,子姓,婦人以姓配字,不忘本也。因示不適同姓。

質家所以積于仲何?質者親親,故積于仲。文家尊尊,故積于叔。文家稱叔,質家稱仲。

歷史是一面鏡子,每個朝代有其社會環境及生活習性,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,在任何時空您才能悠遊自在,當下流行的姓名學門派您也才能從中間得知正確的觀念,因為在台灣目前有六大門派、每派有每一派的優點與缺點,抓住重點方為上策,想要六大門派皆吉談何容易?除了專業還需要您一點的運氣,利用五篇源流史雖然感覺文言文多了一點,但是爲了還原先賢對【姓】【氏】【名】【字】的看法,不得不為之,希望有志於研究姓名學或從事姓名學工作者共同一齊成長,莫讓衛道人士認為咱們都是江湖術士、胡說八道。

使用 Hugo 建立
主題 StackJimmy 設計